麻疹可能由麻疹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疫苗接种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隔离治疗、对症用药、免疫调节、预防接种等方式干预。
1、麻疹病毒感染麻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直接侵袭呼吸道黏膜,典型表现为高热、柯氏斑及全身皮疹。临床常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干扰素α注射液抗病毒治疗。
2、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患者更易感染,需加强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摄入。重组人干扰素γ、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可帮助免疫重建。
3、接触传染源与患者共用物品或密切接触导致传播,发病前4天至出疹后4天具有传染性。接触后72小时内注射麻疹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发病。
4、疫苗接种不足未完成2剂次麻疹疫苗程序者抗体水平不足。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三联疫苗可建立持久免疫。
患病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皮疹瘙痒时可冷敷缓解,密切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