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可能由排便用力过度、长期便秘、妊娠期腹压增高、肛周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喷射状出血、肛门疼痛、痔核脱出等症状。
1、排便用力: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痔疮血管破裂出血,建议调整排便习惯,避免久蹲,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便秘刺激:干硬粪便摩擦痔疮表面易引发出血,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通便药物辅助治疗。
3、静脉高压:妊娠或腹腔肿瘤等因素导致肛周静脉回流受阻,可能引发喷射状出血,需治疗原发病,配合草木犀流浸液片、痔疮止血颗粒等药物控制出血。
4、痔核破裂:痔核表面黏膜破损会导致大量出血,伴随肛门坠胀感,需及时就医进行硬化剂注射、套扎或手术切除等治疗。
急性出血期建议采取俯卧位休息,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温水坐浴2-3次,若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头晕等贫血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