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绒毛管状腺瘤是结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可能发展为结直肠癌。
1、病理特征:肠绒毛管状腺瘤由异型增生的肠上皮构成,显微镜下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核深染,根据绒毛成分占比分为管状型、绒毛状型和混合型。
2、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高脂饮食、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APC基因突变在腺瘤癌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3、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无症状,较大腺瘤可能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绒毛状腺瘤更易分泌黏液导致腹泻。
4、诊断治疗:通过肠镜活检确诊,小于1厘米的腺瘤可在肠镜下切除,较大腺瘤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手术切除并定期随访。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腺瘤及时处理,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红肉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