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脏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脏监测、分娩管理等方式干预。常见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围产期心肌病。
1、生活方式调整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5克以内;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仰卧位;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不超过30分钟。
2、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控制心率,地高辛适用于心力衰竭,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所有药物需在心血管科与产科医师联合评估后使用。
3、心脏监测妊娠16周起每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32周后增加至每两周一次;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监测需维持在95%以上。
4、分娩管理心功能Ⅰ-Ⅱ级可阴道分娩,Ⅲ-Ⅳ级建议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为首选,产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产后48小时需持续心电监护。
建议每日补充含叶酸多维元素片,避免咖啡因摄入;出现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时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胎心监护与产科超声联合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