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力下降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佩戴矫正眼镜、医疗干预等方式补救。视力下降通常由用眼过度、光照不足、屈光不正、眼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眼习惯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每30分钟休息5分钟,避免在昏暗环境下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家长需监督孩子保持正确坐姿,书本与眼睛距离大于30厘米。
2、增加户外活动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自然光下的户外活动,阳光刺激有助于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延缓眼轴增长。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球类运动等远距离视物活动。
3、佩戴矫正眼镜确诊屈光不正后需及时验配框架眼镜,可选择离焦镜片或角膜塑形镜。常见矫正药物包括阿托品滴眼液、环喷托酯滴眼液、托吡卡胺滴眼液。
4、医疗干预病理性视力下降可能与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畏光、斜视等症状。需进行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等专业评估,必要时行玻璃体切割术等治疗。
日常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并每3-6个月复查,避免过早接触手机等小屏幕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