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引起的咳嗽可通过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感染、鼻窦炎、鼻息肉、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炎症。冲洗可降低鼻腔内炎性介质浓度,缓解鼻后滴漏刺激咽喉引发的咳嗽。操作时需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控制在接近体温,避免呛咳。鼻腔冲洗适合过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炎患者日常护理。
2、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喷嚏等过敏症状。这类药物对过敏原诱发的鼻黏膜水肿效果明显,可减少鼻后滴漏对咽部的刺激。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反应,驾驶前慎用。需持续用药控制症状者建议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
3、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局部激素能有效抑制鼻腔炎症反应。通过减轻黏膜水肿和腺体分泌,改善鼻塞及流涕症状,间接缓解咳嗽反射。需规律使用数日方显效,长期使用应监测鼻黏膜状态。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患者。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颗粒通过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的结合,抑制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特别适用于伴有支气管高反应性的鼻炎患者,能同时改善鼻部症状和咳嗽表现。该药对阿司匹林敏感性鼻炎效果显著,但可能引发头痛或胃肠道反应。需夜间服用以覆盖清晨症状加重时段。
5、中医调理苍耳子散、辛夷清肺饮等方剂可宣肺通窍,缓解鼻塞流涕引发的咳嗽。针灸选取迎香、印堂等穴位改善鼻腔通气,艾灸大椎穴增强免疫力。中医认为鼻炎咳嗽多因肺脾气虚,建议配合玉屏风散调理体质,避免生冷食物刺激。需辨证施治,风寒型与风热型用药差异较大。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外出佩戴口罩阻隔花粉。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寒凉食物,用淡盐水漱口缓解咽部不适。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黄脓痰、发热等症状,需排查是否合并鼻窦炎或下呼吸道感染。鼻炎控制后咳嗽多自行缓解,但需注意过敏体质者易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