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治疗肺癌的适用范围通常为直径3-5厘米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病灶。
RFA即射频消融术,通过高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局部产热达到灭活效果。对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病灶位于肺外周1/3区域且未侵犯主支气管或大血管时,3厘米以下病灶可获得较好消融效果,3-5厘米病灶需评估具体位置与邻近结构关系。中央型肺癌因邻近心脏、气管等重要器官通常不适用。多发肺转移瘤单发病灶直径不超过5厘米且总数少于3个时也可考虑,但需排除其他器官广泛转移。病灶与胸膜距离大于1厘米可降低胸膜热损伤风险,但贴近胸壁的病灶在技术成熟条件下仍可实施。合并严重肺气肿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谨慎评估。
术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评估消融效果,前3个月每4-6周随访一次。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周后逐步恢复低强度有氧运动。出现持续胸痛、咯血或发热超过38.5℃应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