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炎可通过冷湿敷、药物湿敷、间歇湿敷、加压湿敷等方式缓解症状。湿敷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药物吸收,但需注意操作规范以避免皮肤损伤。
使用4-6层无菌纱布浸透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拧至半干后敷于患处,每次5-10分钟。适用于急性期红肿热痛明显时,可收缩血管减轻渗出。
遵医嘱选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复方黄柏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浸湿纱布,每日2-3次。需注意药物浓度及过敏反应,渗出严重时可与糖皮质激素药膏联用。
每湿敷20分钟后间隔1小时再敷,防止皮肤过度水合。慢性皮炎伴苔藓化时可用橄榄油湿敷软化角质,但糜烂面禁用油剂。
对四肢肿胀明显部位,湿敷后可用弹力绷带轻度加压包扎。神经性皮炎患者可配合他克莫司软膏,但皮肤破损时禁用免疫抑制剂。
湿敷期间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患处,合并感染时需先控制感染源。建议穿纯棉衣物减少摩擦,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