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胃息肉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酸反流、遗传因素、胃黏膜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术直径超过5毫米或有癌变风险的胃息肉需内镜下切除,常用方法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术、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6小时并复查胃镜。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伴有胃酸过多可使用雷贝拉唑;胃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可辅助治疗。
3、饮食调整避免腌制、辛辣刺激食物,限制红肉摄入,增加西蓝花、洋葱等富含硫化物蔬菜,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4、定期复查小息肉每1-2年复查胃镜,术后患者6-12个月复查,有家族史者需增加监测频率,发现异常增生应及时干预。
胃息肉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黑便、消瘦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