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有病毒的牛可能引起皮肤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牛痘病毒、口蹄疫病毒、布鲁氏菌及皮肤癣菌等,感染风险与接触方式和皮肤屏障完整性密切相关。
直接接触病牛皮肤或分泌物可能感染牛痘病毒,表现为局部疱疹和发热。需局部消毒并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更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严重时需就医。
通过破损皮肤接触病畜唾液或水疱液可感染,引发手足口部水疱。需隔离消毒,疼痛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皮肤破损处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接触感染牛只体液可能经皮肤伤口侵入,导致波浪热和皮炎。需长期联合使用多西环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急性期需住院治疗。
牛源性皮肤癣菌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引发环形红斑和脱屑。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顽固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
接触牲畜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暴露皮肤,有伤口时使用碘伏消毒,出现红斑、水疱或发热症状应及时至感染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