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肝囊肿无须治疗,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肝囊肿通常只需定期观察。肝囊肿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穿刺引流、硬化治疗、手术切除。
1、定期复查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压迫症状的单纯性肝囊肿,建议每6-12个月通过超声监测变化。日常避免腹部剧烈碰撞,防止囊肿破裂。
2、穿刺引流适用于有明显压迫症状或感染风险的囊肿,在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可能与胆管发育异常有关,可能伴随右上腹闷胀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预防感染。
3、硬化治疗对复发性囊肿可在引流后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囊壁。常与肝内胆管扩张相关,可能出现间歇性隐痛,需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炎症。
4、手术切除适用于巨大囊肿或多囊肝患者,通过腹腔镜进行去顶减压术。多与先天性导管发育障碍有关,可能合并肝功能异常,术后需使用谷胱甘肽保护肝细胞。
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囊肿增大或出现发热、剧痛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