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常见致敏水果有芒果、桃子、猕猴桃、草莓等,过敏体质人群需谨慎食用。
芒果含有漆酚类物质,可能引发口周红斑、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喉头水肿。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桃子表皮的绒毛及果肉蛋白易诱发过敏,表现为嘴唇肿胀、胃肠不适。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孩子进食后反应,必要时使用苯海拉明、泼尼松或肾上腺素笔急救。
猕猴桃中的actinidin酶可能引起舌麻、皮疹等交叉过敏反应。过敏者应避免食用,急性发作时可使用依巴斯汀、孟鲁司特或糠酸莫米松。
草莓籽含有的Fra a1蛋白是主要致敏原,可能诱发荨麻疹或哮喘。家长需注意儿童首次食用量,备好奥洛他定、甲泼尼龙或布地奈德等应急药物。
建议首次尝试新水果时少量食用,食用后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过敏体质者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