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发热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低热、无明确感染源、常规退热药效果差、伴随体重下降等症状,通常与肿瘤代谢产物、坏死组织吸收、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
体温多在37.5-38.5℃波动,发热时间不固定,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与肿瘤细胞释放致热原有关。
血常规及病原学检查无感染征象,抗生素治疗无效,需通过影像学或病理检查明确肿瘤存在。
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规退热药反应不佳,可能需要塞来昔布或糖皮质激素控制体温。
发热常伴随盗汗、乏力、进行性消瘦等全身消耗表现,与肿瘤高代谢状态相关。
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两周应及时排查肿瘤可能,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保持充足营养摄入和适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