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良性赘生物,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疣通常由直接接触感染、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间接接触污染物、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直接接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感染者握手或性接触。病毒侵入表皮细胞后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疣体。治疗可选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外用抗病毒药物,或采用液氮冷冻去除疣体。
2、皮肤破损皮肤出现微小裂口或伤口时更易感染病毒,常见于经常咬指甲或皮肤有外伤者。表现为疣体周围皮肤粗糙增厚。可局部涂抹水杨酸软膏、氟尿嘧啶软膏等角质溶解剂,配合激光烧灼治疗。
3、免疫力低下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多发性疣。疣体数量多且易复发。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干扰素凝胶增强局部免疫力,同时可进行电灼或手术切除治疗。
4、间接接触污染物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拖鞋等物品可能导致感染,常见足底疣。表现为行走疼痛的坚硬角质斑块。治疗可选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配合二氧化碳激光汽化治疗。
5、遗传易感性部分人群因基因因素更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表现为家族多成员患病。可尝试光动力疗法联合使用维A酸乳膏,顽固性疣体需手术切除。
预防疣需保持皮肤完整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足部疣患者应穿透气鞋袜并定期消毒。治疗期间避免搔抓疣体防止扩散。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E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改善体质。出现多发或顽固性疣体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