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刺激、用嗓过度、胃酸反流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咽喉黏膜的刺激。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选择温热的蜂蜜水、梨汤等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长期胃酸反流患者需控制高脂高糖饮食,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2、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可减轻咽喉部炎症。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水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但不宜长期使用。定期更换牙刷,避免细菌滋生。避免过度清洁咽喉导致黏膜损伤,刷牙时注意不要过度刺激咽后壁。
3、使用药物细菌性咽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含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慢性咽炎可选用清咽滴丸、银黄含化片等中成药。咽喉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慢性咽炎患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位。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适用于增生明显的淋巴滤泡。咽喉部超短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蒸汽吸入可缓解干燥症状,但需控制水温避免烫伤。发声训练有助于纠正错误用嗓习惯。
5、手术治疗对于长期不愈的慢性肥厚性咽炎,可考虑咽后壁淋巴滤泡电凝术。严重声带息肉或囊肿需行喉镜下微创手术。胃酸反流导致的咽喉病变需同时治疗原发病。术后需严格禁声1-2周,逐步恢复发声功能。手术适应证需由专科医生评估。
咽炎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避免长时间用嗓或高声喊叫,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要注意发声休息。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