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冒可通过保持环境舒适、调整喂养方式、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病情等方式处理。新生儿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温度变化、接触传染源、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环境舒适新生儿感冒时需维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直接吹风或接触冷空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使用加湿器时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为新生儿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包裹过厚导致出汗后着凉。
2、调整喂养方式感冒期间应少量多次喂养,母乳喂养者按需哺乳。人工喂养者可适当增加喂奶频次,每次减少10-15毫升奶量。喂奶后保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防止吐奶呛咳。鼻塞严重时可在喂奶前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清洁鼻腔。
3、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监测体温应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避免使用水银体温计。
4、遵医嘱用药新生儿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可选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药物。禁止自行使用成人感冒药或中成药。雾化治疗可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每日1-2次。
5、密切观察病情每日记录体温、进食量、大小便次数及精神状态。出现拒奶、嗜睡、呼吸急促、持续高热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注意观察有无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表现,如抓耳、呼吸时胸骨凹陷等。
新生儿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家长接触新生儿前需洗手,患病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恢复期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补充,但不要擅自使用增强免疫力药物。如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加重,须及时至儿科门诊复查血常规等检查。日常注意按时接种疫苗,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