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通常由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肌缺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干预。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钟或伴随晕厥需及时就医。
1、窦房结功能异常窦房结作为心脏天然起搏器,若发生退行性变或纤维化会导致电冲动发放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可发生黑曚。治疗需评估是否需安装永久起搏器,药物可选心宝丸、参松养心胶囊等改善传导,但药物仅适用于轻度病例。
2、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肌细胞代谢异常可影响电传导系统。常伴胸痛、气促等症状,心电图可见ST段改变。需通过冠脉造影明确病变程度,轻中度缺血可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改善血流,严重狭窄需支架治疗。
3、药物副作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地高辛片等药物过量会抑制心脏自律性。表现为用药后心率进行性下降,及时停药后多可恢复。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率,老年患者需警惕多种药物协同作用。
4、电解质紊乱血钾超过5.5mmol/L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异常,高钙血症同样影响电活动。可能由肾功能不全或利尿剂使用不当导致,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高钾效应,同时纠正原发病因。
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缺乏时代谢率降低,心脏对儿茶酚胺敏感性下降。典型症状包括怕冷、体重增加,实验室检查TSH升高。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调整剂量维持TSH在目标范围。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并记录变化。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坚果、深绿色蔬菜,限制高脂饮食预防动脉硬化。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脑供血不足表现时须立即平卧,并尽快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