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干预。小儿哮喘通常与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
1、喘息喘息是小儿哮喘最典型症状,表现为呼气时高调哨笛音,夜间或清晨加重。可能与气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有关,急性发作时需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快速缓解,长期控制可选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刺激物。
2、慢性咳嗽持续超过4周的干咳可能是哮喘唯一表现,常见于运动后或接触过敏原后。这种咳嗽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可遵医嘱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调节白三烯,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家长应注意区分感染性咳嗽,避免滥用抗生素。
3、胸闷气促患儿常主诉胸部压迫感或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三凹征。这与气道狭窄导致通气不足有关,急性期需联合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缓解期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建议家长学会识别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早期征兆。
4、运动不耐受体力活动后症状加重是儿童哮喘特征,与运动诱发支气管收缩相关。预防性使用色甘酸钠气雾剂可降低发作概率,同时应指导患儿进行游泳等有氧训练增强肺功能。家长需与学校沟通避免剧烈体育活动。
5、夜间觉醒凌晨3-5点症状加剧与昼夜节律相关,提示病情控制不佳。除常规用药外,可睡前服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抗过敏,保持卧室湿度在50%左右。家长应定期复查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哮喘患儿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和蛋类,避免食用含亚硫酸盐的加工食品。每日进行呼吸操训练,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卧室使用防螨床品,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外出佩戴口罩防护,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建议家长参加哮喘管理课程,建立详细的症状日记和用药记录,每3个月复查一次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