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通常可以自愈,多数患者通过充分休息和营养支持可在1-4周内康复。少数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慢性肝病者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需医疗干预。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肝炎,病程多为自限性。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部分伴有发热或关节痛。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通常为2-6周。青壮年感染后症状较轻,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升高多在2-3周内逐渐恢复。孕妇、老年人和肝硬化患者需警惕病情进展,若出现意识模糊、凝血功能障碍或腹水等表现,提示可能发展为肝衰竭。
慢性肝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妊娠晚期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病毒清除能力较差,可能出现病情迁延或重症化。这类人群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胆红素等指标,必要时采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治疗。重型戊型肝炎病死率较高,需在专科医院进行血浆置换或人工肝支持治疗。
恢复期应避免饮酒和油腻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接触患者排泄物后需彻底洗手,感染者餐具应煮沸消毒。出现持续呕吐、皮肤瘀斑或尿量减少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