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可能由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膜结构异常、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等方式干预。
1. 生殖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炎等上行感染会导致胎膜局部抗张强度下降。建议孕期定期筛查白带常规,确诊后使用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配合阴道乳酸菌制剂调节微生态。
2. 羊膜腔压力增高双胎妊娠或羊水过多时机械压力增加。需通过超声监测羊水量,必要时行羊膜腔穿刺减压,宫缩频繁者可用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
3. 胎膜结构异常胶原蛋白代谢异常导致胎膜脆性增加。建议孕前检测结缔组织疾病,孕期补充维生素C和铜元素,出现破水后立即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4. 营养缺乏维生素C、锌等微量元素不足影响胎膜修复。孕中期起需保证每日摄入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血清检测缺乏者可口服复合维生素。
孕期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阴道流液需立即平卧并抬高臀部,尽快就医评估胎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