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液和剧烈瘙痒,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和避免诱因等方式治疗。湿疹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和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皮肤红斑湿疹早期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多呈对称分布,常见于面部、肘窝和腘窝。红斑可能伴随局部发热感,与皮肤血管扩张有关。轻度红斑可通过冷敷缓解,避免搔抓。若红斑持续扩散,需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
2、丘疹水疱急性期湿疹会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和水疱,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点状糜烂面。这种情况可能与接触洗涤剂、汗液刺激有关。建议使用硼酸溶液湿敷,配合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严重时需医生开具卤米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
3、渗液结痂水疱破裂后产生黄色渗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痂皮,多见于婴幼儿面部。这种情况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风险,应避免强行剥脱痂皮。可遵医嘱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配合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
4、剧烈瘙痒瘙痒是湿疹最困扰的症状,夜间尤为明显,搔抓会导致皮损加重。这种情况与组胺释放和神经敏感化有关。除口服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外,建议剪短指甲,穿着纯棉衣物。顽固性瘙痒可能需要紫外线疗法干预。
5、皮肤增厚慢性湿疹会出现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纹理加深,伴色素沉着。这种情况与长期摩擦和炎症反复发作相关。需坚持使用尿素维E乳膏软化角质,严重者可能需要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
湿疹患者日常应避免过热环境,沐浴水温控制在32-37摄氏度,使用无皂基清洁产品。衣物选择透气纯棉材质,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过敏食物。冬季加强保湿,夏季注意防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