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早期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方式干预。肾病早期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肾病早期常见诱因,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1毫摩尔每升以下。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二甲双胍等基础药物。
2、调整饮食结构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3-5克,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3、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可减少蛋白尿,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肾性贫血,活性维生素D改善钙磷代谢紊乱。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60毫升每分钟时需强化干预,延缓进入肾功能不全期。
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出现水肿或尿量异常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