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可通过避免搔抓、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光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神经性皮炎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精神压力、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局部摩擦刺激等原因引起。
1、避免搔抓搔抓会加重皮肤炎症反应,导致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建议剪短指甲,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局部冷敷有助于缓解瘙痒,可使用冷藏后的生理盐水湿敷。若瘙痒剧烈,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复方薄荷脑软膏临时止痒。
2、外用糖皮质激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适用于躯干四肢皮损。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涂后轻揉至吸收。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面部及皮肤皱褶处应选择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制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3、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二代抗组胺药可缓解瘙痒症状。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嗜睡,建议夜间服药。慢性荨麻疹患者需持续用药4-6周。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青光眼患者慎用赛庚啶片。
4、窄谱UVB光疗适用于顽固性皮损,通过抑制局部免疫反应改善症状。初始剂量为最小红斑量的70%,每周照射2-3次。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照射后涂抹保湿霜。光敏感者、红斑狼疮患者禁用。通常需要15-20次治疗可见效。
5、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搔抓冲动。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患者感知并控制皮肤异常感觉。严重焦虑者可短期服用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建立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神经性皮炎患者应选择纯棉宽松衣物,避免羊毛等刺激性材质。洗澡水温不超过40℃,使用无皂基清洁产品。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冬季可使用加湿器。记录每日瘙痒发作时间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