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灼热感或瘙痒,严重时可出现水疱、脱屑。治疗方式主要有冷敷处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防护、皮肤修复护理等。
1、冷敷处理急性期可用冷毛巾或生理盐水湿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多次。冷敷有助于缓解灼热感和血管扩张,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若出现小面积水疱无须刺破,保持皮肤完整更利于恢复。
2、外用药物轻中度皮炎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炉甘石洗剂能收敛止痒,激素类药膏可减轻炎症反应,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适合面部等薄嫩部位。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3、口服药物症状严重者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必要时联用小剂量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口服药物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副作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4、光疗防护急性期需严格避光,恢复期外出应使用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穿戴防晒衣帽。建议选择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剂,每2小时补涂一次,阴雨天也需坚持防护。
5、皮肤修复护理脱屑期可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医用敷料或保湿霜,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洗澡水温不超过38℃,选择无皂基清洁产品。日常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
日光性皮炎患者应建立长期防晒习惯,尤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强烈时段减少外出。日常可佩戴防紫外线墨镜,车窗贴防晒膜。每年春季开始逐步增加日晒时间以提高皮肤耐受力,但需控制在20分钟以内。若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排查红斑狼疮等光敏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