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疗法及紧急处理等方式治疗。过敏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食物或药物反应、免疫系统异常及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
1、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过敏者减少户外活动,尘螨过敏者保持室内清洁。对食物过敏需严格忌口,阅读食品标签避免误食。过敏原检测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辅助诊断,必要时佩戴医用警示标识。
2、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依巴斯汀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缓解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血管扩张和渗出,嗜睡副作用较第一代药物显著降低。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头痛等反应,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3、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泼尼松片等激素类药物适用于严重过敏反应。鼻喷剂可改善过敏性鼻炎鼻塞,乳膏用于湿疹皮炎局部治疗,口服制剂用于急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长期使用需监测血糖血压,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现象。
4、免疫疗法针对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可采用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诱导免疫耐受。皮下注射需持续3-5年,舌下含服制剂更方便居家使用。治疗初期可能诱发局部红肿或哮喘发作,严重免疫缺陷者禁用。
5、紧急处理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同时保持气道通畅并静脉补液。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进行气管切开,支气管痉挛者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急救后应留院观察24小时以防双相反应,建议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过敏体质者应穿着纯棉衣物减少皮肤刺激,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尘螨浓度。饮食宜清淡,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有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运动选择室内项目,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清晨外出。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罩,宠物毛发过敏者建议隔离饲养。出现新发过敏症状应及时记录发作诱因和表现,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