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肝病可能由病毒感染、酒精损伤、药物毒性、代谢异常、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乏力、黄疸、腹胀、肝区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1、调整饮食肝病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肝脏修复。限制钠盐摄入可减轻腹水症状,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西蓝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含抗氧化物质,可适量增加。肝硬化患者应避免粗糙坚硬食物以防食管静脉破裂。
2、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适用于乙肝病毒性肝炎。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可改善肝功能异常。熊去氧胆酸胶囊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需监测肝功能指标。严重肝腹水可使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自身免疫性肝炎需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须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3、手术治疗肝移植适用于终末期肝病,需严格评估供体匹配度。肝癌患者可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需配合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能缓解门静脉高压,但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创伤较小,适用于单纯性肝囊肿。胆道梗阻可实施ERCP取石或放置支架,术后需预防胆管炎。
4、中医调理柴胡疏肝散加减可缓解肝气郁结型胁痛,含柴胡、白芍等成分。茵陈蒿汤适用于湿热黄疸,需配伍栀子、大黄等药材。肝硬化腹水可用五苓散配合利尿剂,忌用峻下逐水药。针灸选取肝俞、足三里等穴位,每周治疗2-4次。艾灸关元穴能改善肝血不足,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5、定期复查慢性肝病患者每3-6个月需检测肝功能、病毒载量。肝癌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服用抗病毒药物者须监测肾功能和肌酸激酶。肝硬化患者每年做胃镜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出现意识模糊等肝性脑病前兆时,需立即检测血氨水平。
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个人卫生,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出现皮肤瘀斑、呕血等异常症状时需急诊就医。长期治疗需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