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治疗、腹腔穿刺引流、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腹水通常由肝硬化、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结核性腹膜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分潴留,加重腹水症状。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同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生成。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可适当补充白蛋白。
2、利尿治疗利尿剂是治疗腹水的常用药物,呋塞米片可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螺内酯片可拮抗醛固酮作用,托拉塞米胶囊适用于顽固性腹水。使用利尿剂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低钾血症。利尿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3、腹腔穿刺引流对于大量腹水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用腹腔穿刺放液术缓解症状。单次放液量不宜超过5升,放液后需补充白蛋白防止循环功能障碍。反复穿刺可能导致感染,需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液应送检明确病因,如检测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有助于鉴别门脉高压性腹水。
4、抗感染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的严重并发症,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对常见致病菌有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确诊后应尽早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预防性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可降低复发风险。
5、手术治疗顽固性腹水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腹腔-静脉分流术适用于恶性肿瘤所致腹水。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合并腹水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手术选择需评估患者肝功能、全身状况及病因,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
腹水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钠潴留,每日记录体重和尿量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为原则,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肝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脐疝形成,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出现发热、腹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长期腹水患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