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氧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性肺炎需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用药需明确病原体类型,避免滥用抗生素。
2、对症支持治疗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咳嗽咳痰严重时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胸闷气促者可短期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同时需保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需进行氧疗,轻症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4L/分钟。中重度患者需使用面罩给氧或无创通气。出现呼吸衰竭时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指标,及时调整给氧方式。
4、物理治疗体位引流适用于痰液黏稠者,采取病变部位在上的体位,配合叩背排痰。雾化吸入可用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或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超短波治疗能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每日1次,每次15分钟。康复期可进行呼吸操训练改善肺功能。
5、手术治疗肺脓肿形成且直径超过3cm时需行经皮肺穿刺引流术。脓胸患者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可能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手术干预需严格评估适应证,术后加强抗感染和营养支持。
肺炎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24℃。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蒸蛋、鱼汤等,避免辛辣刺激。康复期可逐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吸烟者必须戒烟,减少呼吸道刺激。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