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可通过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与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医源性感染等因素相关。
1、抗病毒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可清除病毒,需根据基因分型选择方案,治疗周期通常为12-24周。
2、保肝治疗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适用于转氨酶持续升高或肝纤维化患者,需配合抗病毒治疗使用。
3、免疫调节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可用于特定基因型患者,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抑制病毒复制,但需评估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风险。
4、手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能需肝移植,术前需确保病毒载量阴性。肝癌患者可根据肿瘤分期选择射频消融或肝部分切除术。
治疗期间应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高蛋白低脂饮食有助于肝细胞修复,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