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偏低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1、体位性低血压快速起身导致血液分布不均引发短暂低压,表现为头晕目眩。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增加水和盐分摄入改善血容量。
2、贫血血红蛋白不足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可能伴随乏力苍白。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严重贫血需输注红细胞悬液。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缓,常见怕冷浮肿。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TSH水平调整剂量。
4、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下降致使循环血量减少,多伴呼吸困难水肿。需使用利尿剂减轻负荷,配合地高辛等强心药物改善泵血功能。
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保证充足睡眠。若持续低压伴晕厥需及时心内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