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细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空肠弯曲菌。
1、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感染多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表现为水样便伴发热,家长需注意奶瓶消毒并避免生冷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补液盐。
2、沙门菌沙门菌常见于未煮熟的禽蛋肉类,患儿可出现黏液血便及持续高热,家长需彻底加热辅食,必要时医生可能推荐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益生菌制剂。
3、志贺菌志贺菌引发细菌性痢疾时伴随里急后重,粪便镜检可见脓细胞,家长发现孩子排便异常应及时送检大便标本,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小檗碱、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4、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感染与接触宠物或未灭菌牛奶有关,典型症状为腹痛及血性腹泻,家长需加强手卫生管理,治疗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克拉霉素、红霉素、蒙脱石混悬液。
建议家长记录患儿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腹泻期间补充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同时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