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近视度数增长可能由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眼方式、药物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高度近视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近视可能增加子女近视概率。建议定期检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环喷托酯滴眼液等控制进展。
2、用眼习惯不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昏暗环境阅读、电子屏幕使用过度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痉挛。建议每30分钟远眺休息,保持阅读距离40厘米以上,室内光照不低于300勒克斯。
3、眼部疾病可能与圆锥角膜、白内障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骤降、视物变形。需通过角膜地形图、裂隙灯检查确诊,可考虑角膜交联术、人工晶体植入等治疗。
4、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甲亢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加速近视发展,常伴有多饮多尿、眼球突出等症状。需控制原发病,配合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缓解视疲劳。
建议每年进行验光检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食用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水果,避免揉眼等可能加重近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