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易发生于未适应高原环境的人群,主要有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者、心肺功能较差者、既往有高原反应史者、剧烈运动者、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者。
1、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者短时间内从低海拔地区快速上升到海拔超过2500米的高原时,机体缺乏足够时间应对低氧环境,易引发头痛、恶心等高原反应症状。建议采用阶梯式上升方式,每升高1000米停留1-48小时适应。
2、心肺功能较差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因携氧和供氧能力不足,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出发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必要时携带便携式氧气设备。
3、既往有高原反应史者曾发生过中重度高原反应的人群再次进入高原时复发概率较高,可能与个体对缺氧的敏感体质有关。这类人群需提前7天服用乙酰唑胺等预防药物,并避免单独行动。
4、剧烈运动者初到高原即进行登山、跑步等剧烈活动会大幅增加耗氧量,加速高原反应发生。建议抵达后保持24-72小时静息状态,活动强度遵循从散步到慢跑的渐进原则。
5、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者平原居民的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与高原居民存在生理差异,突然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时适应性较差。可通过出发前1个月进行有氧训练,途中补充葡萄糖溶液增强代谢适应。
进入高原前应进行阶梯式海拔适应训练,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准备红景天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缓解症状的药物。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或意识模糊时需立即下降海拔并就医,高原反应严重者可发展为肺水肿或脑水肿等致命并发症。日常加强有氧运动锻炼有助于提升机体耐缺氧能力,60岁以上老年人及儿童需格外注意行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