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维生素B12缺乏、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营养、药物治疗、输血等方式改善。
1、铁摄入不足饮食中缺乏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可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
2、维生素B12缺乏长期素食或胃肠吸收障碍会影响维生素B12摄入,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伴随手脚麻木症状,需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或口服甲钴胺片、叶酸片等药物。
3、慢性失血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等慢性失血会导致血红蛋白持续下降,需治疗原发病,同时配合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补充。
4、骨髓问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可能与辐射、药物毒性有关,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需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药物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日常需保证瘦肉、深色蔬菜等含铁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重度贫血患者应及时血液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