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出现的口腔溃疡与普通口腔溃疡在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艾滋病相关口腔溃疡通常表现为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疼痛感明显且难以自愈,常伴随白色念珠菌感染或其他机会性感染。普通口腔溃疡多为小而浅的溃疡面,1-2周内可自行愈合,疼痛程度较轻。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口腔溃疡往往呈现多发性、深大溃疡的特点,溃疡边缘不规则且基底呈灰白色,可能出现在口腔任何部位包括硬腭和舌背。这类溃疡常反复发作,愈合时间超过3周,可能伴随口腔黏膜白斑、毛状白斑或卡波西肉瘤等特征性病变。普通口腔溃疡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在2-4毫米,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好发于唇颊黏膜和舌缘,通常不伴有其他黏膜病变。
建议出现异常口腔溃疡时及时就医检查,艾滋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HIV检测,日常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