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位置低出血可能由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异常、宫颈机能不全、胎盘边缘血窦破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输血治疗、紧急剖宫产、宫颈环扎术等方式干预。
1、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典型表现为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出血量与胎盘覆盖宫颈口程度相关。超声检查可明确胎盘位置,孕妇需绝对卧床并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严重出血需提前终止妊娠。
2、胎盘早剥正常位置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多与妊娠期高血压、外伤等因素相关。表现为突发持续性腹痛伴阴道流血,子宫呈板状硬压痛。根据剥离面积可选择期待治疗或立即剖宫产,需监测凝血功能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子宫收缩异常频繁宫缩可能导致胎盘附着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劳累或性生活刺激后。表现为少量鲜红色出血伴下腹紧缩感,胎心监护显示宫缩过频。需立即左侧卧位休息,必要时服用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禁止阴道检查。
4、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结构薄弱导致无法承受妊娠压力,可能引发胎盘边缘剥离出血。多表现为妊娠中期无痛性宫颈扩张伴少量出血,超声显示宫颈长度缩短。需紧急行宫颈环扎术,术后使用黄体酮维持妊娠,禁止剧烈活动。
5、胎盘边缘血窦破裂胎盘边缘静脉窦因机械摩擦破裂出血,常见于胎盘低置状态。表现为突发无痛性鲜红色出血,不伴宫缩或胎心异常。通常选择期待治疗,出血量大时可使用氨甲环酸止血,必要时输血维持血红蛋白水平。
胎盘位置低出血孕妇应保持左侧卧位休息,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每日记录胎动次数。饮食需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出现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持续腹痛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妊娠34周后建议提前住院待产。定期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变化,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