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控制、介入治疗、开颅手术等方式治疗。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由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轻度出血需绝对卧床2-4周,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密切监测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
2、药物控制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氨甲环酸控制纤溶亢进,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药物需在神经外科医生指导下使用,警惕药物相关肝肾损伤。
3、介入治疗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时,可采用弹簧圈栓塞术或支架辅助栓塞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存在术中再出血风险。
4、开颅手术对于大量血肿或脑疝患者,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可能遗留神经功能缺损,需配合康复治疗改善预后。
恢复期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出血吸收情况,遵医嘱逐步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