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排便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压力性尿失禁、进展期器官脱垂、终末期排便异常。
1、尿失禁早期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可能与盆底肌松弛有关,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严重者需使用米多君、度洛西汀或奥昔布宁等药物。
2、器官脱垂进展期出现阴道壁膨出或子宫下垂,常伴下坠感,可能与分娩损伤或衰老相关,轻症用子宫托,重症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或阴道封闭术。
3、排便异常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多因直肠膨出或肛提肌损伤导致,生物反馈治疗有效,药物可选乳果糖、聚乙二醇或洛哌丁胺。
4、慢性疼痛终末期可能合并会阴区钝痛,常与盆底肌痉挛有关,可尝试热敷或电刺激治疗,药物包括环苯扎林、加巴喷丁或阿米替林。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尽早就诊妇科或泌尿外科,日常避免提重物及长期站立,适量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