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肝阳上亢型可通过针刺太冲穴、百会穴、风池穴、曲池穴等方法治疗,通常由肝火亢盛、阴虚阳亢、情志失调、肝肾阴虚等原因引起。
1、针刺太冲穴太冲穴为肝经原穴,针刺可疏肝泻火。操作时取仰卧位,局部消毒后采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周治疗3次,配合耳尖放血可增强降压效果。
2、针刺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巅顶,针刺可平肝潜阳。采用平补平泻法,进针后行捻转手法,配合太阳穴透刺能改善头痛眩晕症状。
3、针刺风池穴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要穴,针刺可熄风通络。向鼻尖方向斜刺0.8寸,得气后行提插手法,对颈项强痛伴高血压者效果显著。
4、针刺曲池穴曲池穴属手阳明大肠经,针刺可清热降压。直刺1-1.5寸,采用泻法,配合合谷穴形成"四关"配穴,能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针灸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监测血压变化,若出现晕针或血压波动过大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