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皮炎患者需避免接触汞源,保持皮损清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护理重点包括隔离致敏原、局部用药管理、预防继发感染、衣物材质选择和饮食调节。
1、隔离致敏原立即停止接触含汞物品如温度计、化妆品或工业原料,职业暴露者需调离工作环境。使用聚乙烯手套隔绝残留汞,居住环境需彻底清除汞污染源,必要时进行专业环境检测。反复接触会导致皮炎迁延不愈,严重者可发展为全身过敏反应。
2、局部用药管理急性期渗出可用硼酸溶液湿敷,干燥后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炎症。慢性苔藓化皮损可选用卤米松乳膏,合并感染时联用莫匹罗星软膏。药物需薄涂于患处,避免封包导致毛囊炎,面部及皮肤皱褶处应选择弱效激素。
3、预防继发感染破损皮肤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禁止搔抓或摩擦皮损。沐浴水温不超过38℃,选择无皂基清洁剂。指甲需剪短磨平,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细菌培养。
4、衣物材质选择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避免化纤材质刺激皮肤。新衣物需充分洗涤去除甲醛等残留物,洗涤时使用中性洗衣液。贴身衣物每日更换,高温熨烫可杀灭附着微生物。工作服需与其他衣物分开清洗,防止汞污染物扩散。
5、饮食调节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和西蓝花,促进重金属代谢。适量食用富含硒元素的巴西坚果和牡蛎,帮助汞解毒。避免海鲜等可能含汞的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饮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加速毒素排出,可饮用绿豆汤辅助解毒。
汞皮炎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皮损变化与可疑接触史。恢复期每周复查血汞尿汞水平,从事涉汞行业者需定期职业体检。居家避免使用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选择电子替代产品。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代谢能力,但出汗后需及时清洁皮肤。若出现手指震颤、牙龈炎等全身汞中毒表现,应立即前往职业病防治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