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外敷和功能锻炼五种方法。
1、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骨性关节炎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有关,常用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加减。肝肾亏虚型可选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补益肝肾药物;气滞血瘀型常用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药材。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温通经络。针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急性期采用泻法,慢性期多用补法,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每周治疗2-3次。
3、推拿按摩:
运用滚法、揉法等手法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配合点按犊鼻、梁丘等穴位。推拿可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肌肉痉挛。操作时需避开急性炎症部位,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建议每周2-3次系统治疗。
4、中药外敷:
将活血止痛散等中药粉末用黄酒调敷患处,或使用雷公藤、透骨草等药材制成膏药贴敷。外用药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关节,减轻肿胀疼痛。皮肤破损者禁用,敷药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出现过敏需立即停用。
5、功能锻炼:
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的传统功法,重点练习"两手托天理三焦"等动作。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原则,避免关节过度负重。急性发作期需暂停锻炼,缓解期每日练习20-30分钟为宜。
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需注重整体调理,建议配合饮食养生。日常可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关节保暖,冬季可佩戴护膝。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长时间爬楼梯或下蹲动作。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对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