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尿流动力学检查、盆底肌电图、超声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等。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括约肌损伤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针对性检查。
1、尿常规尿常规是筛查泌尿系统感染和血尿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肾脏疾病。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评估。该检查无创且快速,适合作为首诊筛查项目。
2、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客观评估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通过测量尿流率、膀胱压力等参数,明确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或逼尿肌过度活动。该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需置入导尿管可能引起短暂不适。
3、盆底肌电图盆底肌电图通过记录盆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控制功能,适用于因分娩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检查可发现肌电信号异常,指导生物反馈治疗方案的制定。部分患者检查时可能有轻微针刺感。
4、超声检查经阴道或经直肠超声可直观显示膀胱颈位置、尿道角度及盆底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膀胱膨出或直肠脱垂等解剖异常。超声无辐射且操作简便,特别适合妊娠期或术后随访患者。检查前需适度充盈膀胱以提高成像质量。
5、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和膀胱黏膜,排查肿瘤、结石或憩室等器质性病变,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血尿患者。该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存在尿路刺激症状,通常需局部麻醉下进行。
尿失禁患者日常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刺激性饮品,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以增强盆底肌力,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脂。建议使用成人护理垫保持会阴干燥,夜间可适度限制饮水。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腹压增高的诱因。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