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需注意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及心理调适。术后管理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监测出血风险、控制危险因素、识别并发症及康复训练。
1、药物管理:
支架植入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同时需关注药物副作用,如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倾向,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2、伤口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者需保持手腕制动6-8小时,观察穿刺处有无肿胀、渗血。经股动脉穿刺者需卧床24小时,避免穿刺侧肢体弯曲。术后1周内避免穿刺部位沾水,发现局部血肿、疼痛加剧或肢体发凉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3、生活方式调整:
术后需戒烟限酒,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全谷物、深海鱼类摄入。运动康复需循序渐进,从每日15分钟步行开始,6周后逐渐增加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心脏负荷的行为。
4、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每6-12个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CT评估支架通畅情况。出现胸痛、气促等心绞痛症状需立即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5、心理调适:
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可达30%,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缓解压力。参加心脏康复课程有助于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者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需注意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支架术后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压、心率等指标,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外出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手术日期及用药信息。饮食上可适量食用山楂、纳豆等具有抗凝作用的天然食物,但需与抗血小板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运动康复建议采用"热身-运动-整理"三阶段模式,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飞行,乘坐飞机时每2小时活动下肢预防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