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包括感染证据、低血压和器官功能障碍。治疗需及时抗感染、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
1、感染证据是诊断感染性休克的基础,需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认感染源。常见感染源包括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尿路感染。明确感染源后,需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查,如血培养、痰培养等,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2、低血压是感染性休克的重要表现,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平均动脉压低于65 mmHg,且对液体复苏反应不佳。低血压的机制涉及血管扩张、心肌抑制和微循环障碍。治疗上需迅速进行液体复苏,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
3、器官功能障碍是感染性休克的严重后果,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肾脏、肝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的评估需结合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如血肌酐升高、肝功能异常、氧合指数下降和意识障碍。治疗上需针对具体器官进行支持治疗,如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需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密切监测和综合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