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在治疗期间一般可以接种疫苗,但需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和用药类型综合评估。哮喘患儿接种疫苗的主要禁忌包括急性发作期、大剂量激素治疗期及对疫苗成分过敏等情况。
哮喘稳定期患儿接种疫苗通常安全有效。当患儿症状控制良好,未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仅吸入低剂量激素时,常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均可按计划接种。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而感染正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常见因素。研究显示规范接种疫苗的哮喘患儿,其急性发作住院率明显降低。但接种前需由医生评估肺功能,确认近一个月无急性发作,无喘息、咳嗽等不适症状。
部分特殊情况需暂缓或调整接种方案。若患儿近期有哮喘急性发作,或正在口服泼尼松等全身激素超过14天,应推迟疫苗接种至病情稳定后。使用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者,需与免疫接种间隔一定时间。减毒活疫苗如麻腮风疫苗的接种需更谨慎,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能需改用灭活疫苗。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家长应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呼吸急促、皮疹等不良反应。
哮喘患儿疫苗接种后需加强健康管理。保持规律用药控制气道炎症,避免接触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注意监测峰流速值变化,接种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低热、局部红肿等一般反应,可适当多饮水、物理降温。如发生喘息加重或呼吸困难,应立即使用缓解药物并就医。建议家长做好疫苗接种记录,与呼吸科医生保持沟通,制定个体化的免疫接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