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外耳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皮肤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耳痒、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对于轻度外耳炎,可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清洁耳道,保持耳道干燥。若症状较重,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炎症。对于反复发作或顽固性外耳炎,可考虑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掏耳或让污水进入耳道。
日常注意耳部卫生,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防止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