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宜采用低盐、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适量维生素的饮食模式,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并延缓病情进展。
1、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摄入过多可能导致水肿和高血压,加重肾脏损伤。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部分盐分,同时注意隐藏盐分如酱油、味精等调味料的控制。
2、优质低蛋白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按0.6-0.8克/公斤体重计算。过量蛋白质会增加含氮废物堆积,而植物蛋白含磷较高需限制。可采用麦淀粉替代部分主食,减少非优质蛋白摄入。
3、低磷饮食限制动物内脏、全谷类、坚果等高磷食物,必要时使用磷结合剂。肾功能减退时磷排泄障碍易导致高磷血症,可能引发骨病和血管钙化。建议焯水处理食材以减少磷含量,避免含磷添加剂食品。
4、充足热量每日需保证30-35千卡/公斤体重的热量供给,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热量不足可能促使蛋白质分解加重氮质血症。可适量增加植物油、低蛋白粉等补充能量,但需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5、维生素补充重点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但需避免过量脂溶性维生素蓄积。肾功能下降会影响维生素代谢,建议通过新鲜蔬果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钾、血磷等指标,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饮食方案。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每日饮水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左右,合并水肿时需严格限水。建议记录饮食日记便于营养评估,同时配合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改善体质。出现明显食欲减退或营养不良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营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