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又干又裂可能由皮肤干燥、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机械摩擦、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皮肤干燥:
冬季空气湿度低或频繁接触碱性清洁剂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表现为脚跟皮肤粗糙脱屑,严重时出现龟裂纹。建议使用含尿素或乳木果油的润肤霜,保持每日足部保湿护理。
2、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致病微生物侵袭足部皮肤会引起角化过度型足癣,常见脚跟增厚皲裂伴边缘鳞屑。可能与共用拖鞋、足部多汗有关。需进行真菌镜检确诊,抗真菌药物需持续使用4周以上。
3、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B3烟酸或维生素E会影响皮肤角化过程,导致足跟部出现鱼鳞样脱屑和深裂口。常伴随口角炎、舌炎等表现。可通过增加动物肝脏、坚果等食物补充,严重时需药物干预。
4、机械摩擦:
长期穿硬底鞋或行走姿势异常会使脚跟承受过度压力,角质层代偿性增厚后发生皲裂。多见于运动员、长期站立工作者。选择有缓冲垫的鞋子,睡前用温水泡脚软化角质可改善。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汗腺分泌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影响皮肤更新速度,均可能引发顽固性皲裂。这类患者往往伴随多饮多尿、怕冷等症状,需检测血糖和甲状腺功能。
日常应避免赤脚行走,沐浴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选择透气棉袜。若裂口出血、化脓或持续不愈超过两周,需排查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冬季可每周用40℃温水加白醋浸泡15分钟,配合浮石轻柔去除死皮,但糖尿病患者禁用此法。增加深海鱼、胡萝卜等富含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持皮肤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