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孩子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可能与反复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儿童期生理性增生高峰为3-6岁,8岁后应逐渐萎缩。病理性肥大常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刺激导致,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轻度肥大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若合并急性感染需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中重度肥大影响呼吸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时,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评估。
鼻内镜能检查到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的细长光学仪器,可直接观察鼻咽部结构,包括腺样体。检查时医生会将内镜轻柔伸入鼻腔,调整角度后即可清晰显示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该检查能准确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表面是否充血或存在分泌物,同时可评估其对后鼻孔的压迫情况。对于儿童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鼻内镜检查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重要手段。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3-10岁儿童,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体质或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出现持续性鼻塞或睡眠障碍时应及时复查鼻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