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在坐骨和耻骨的骨髓炎,脓肿常发生于闭孔内、外肌的深面或坐骨直肠窝内。McWhorter建议通过一个与Milch及Radley、Liebig和Brown介绍的入路相似的途径进行脓液引流,手术显露不那么广泛。切口距会阴较远,以减少伤口污染的可能性,并允许更大范围地牵开骨薄肌和内收肌。必要时可切开闭孔膜,探查骨质的深面。在长期卧床和截瘫的患者中常见坐骨结节骨髓炎,这些患者常发生褥疮并继发感染、坏死和骨髓炎。有效的治疗必须清除所有的坏死组织和感染骨质,并经常需要进行软组织的移植以闭合组织缺损。对于耻骨联合处的骨髓炎,Kelikian等建议当非根治性治疗无效时,可切除耻骨联合。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骨髓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guke/gsy/
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采用侧卧屈膝或仰卧垫膝的睡姿缓解疼痛。正确的睡姿主要有减轻神经压迫、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肌肉紧张、分散压力点、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1、减轻神经压迫侧卧时在两膝间夹枕头可减少腰椎旋转,避免坐骨神经根受压。选择中等硬度床垫能更好支撑腰部曲线,过硬或过软的床垫可能加重神经刺激。枕头高度以维持颈椎自然曲度为佳,过高可能导致颈部肌肉代偿性紧张。
2、保持脊柱中立位仰卧位时在膝盖下方垫枕,使髋关节保持15-30度屈曲,能降低椎间盘压力。可用毛巾卷支撑腰部生理前凸,但厚度不宜超过手掌宽度。避免俯卧位睡眠,该姿势会迫使腰椎过度前凸,增加神经根张力。
3、避免肌肉紧张采用胎儿式侧卧时,躯干与大腿呈130度角可放松梨状肌,该肌肉痉挛常压迫坐骨神经。上肢放置于胸前或枕上,防止肩胛带肌肉牵拉。睡前可进行腘绳肌拉伸,降低夜间肌肉代偿性收缩概率。
4、分散压力点使用记忆棉材质的体位垫能均匀分散髋部和肩部压力,预防局部缺血导致的疼痛加重。改变体位时遵循整体翻身原则,避免腰部扭转。每2-3小时调整睡姿可防止单一姿势造成软组织疲劳。
5、促进血液循环抬高下肢20厘米能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神经水肿。寒冷环境需注意腰腿部保暖,低温可能诱发肌肉痉挛。睡前温水浴有助于放松肌肉,水温不宜超过40度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除调整睡姿外,建议避免久坐久站,坐位时使用腰椎支撑垫。急性期可尝试冰敷疼痛区域,慢性期改为热敷。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但需避免腰部旋转动作。若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应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神经阻滞或物理治疗。